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时间:2019-08-21 12:24:08

学习研究党的十九大报告,首要应学习研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研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首先要把握其核心要义及其内在逻辑。十九大报告提出“八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揭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和基本方略,应当贯彻落实。今天,我们需要以“八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为权威起点、坚实基础和总体框架,从学理上进一步深入提炼概括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及其内在逻辑。


一、历史方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在新的历史方位续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是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逻辑起点和立论依据。这是最基础、最根本的,应放在首位。这好比一座高楼大厦的“地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在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重大时代课题进程中形成的。要续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首先要把握其所处的历史方位,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由何而来、从何出发、走向何方。这一历史方位,就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入了新时代。党的十九大具有里程碑意义。十九大报告有一个重大政治论断足以表明这一点:“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这一重大政治论断非常重要,关乎到如何理解新时代这一中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根据:“由何而来”


理解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首先要理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根据。它回答“由何而来”的问题。这需要从历史思维入手,从“历史性成就”、“历史性变革”和“历史性影响”三方面来理解。


“历史性成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第一个根据。“历史性成就”,主要指十八大以后这“极不平凡的五年”,我们党“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这些历史性成就是全方位的、开创性的,具体体现在十九大报告第一部分所讲的“十个方面”。


“历史性变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第二个根据。这种历史性变革是深层次、根本性的,它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从国内到国际,实现了全方位的整体转型升级。


——在生产力发展上,由注重“要素驱动、投资规模驱动”转向更加注重“创新驱动”。在我国“欠发展”时期,用“要素驱动”和“投资规模驱动”来拉动经济增长,具有一定的历史必然性。然而,“发展起来以后”时期,就必须更加注重创新驱动。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的“新旧动能转换”“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经济发展新常态”等具体思路和对策,强调推动创新发展,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反映了我国发展起来以后对生产力发展的新要求。


——在生产关系上,由“让一部分人和地区先富起来”转向更加注重“共同富裕”“使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为解决效率问题,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以先富带动后富,具有一定的历史必然性。但人们之间的收入差距日趋拉大,会造成社会不和谐、不稳定。当今,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的诉求日趋增强。反映这种实践发展新要求,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促进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使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使全体人民拥有更多的获得感”“精准脱贫”等思想,体现了我国发展起来以后对生产关系的新要求。


——在国家权力运行方式上,由行政主导转向在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下更加注重“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做大蛋糕”“追赶西方”的历史任务,决定了改革开放初期乃至相当一段时间,我国必须高度重视发挥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的重要作用。历史和实践证明,政府“这只手”确实具有独特的优势。当今,中国式现代化进入了各个利益主体表达各种诉求时期,破解社会矛盾和难题,仅仅靠“行政主导”已显得不够。十八大以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来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其实质,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更加注重“国家治理现代化”,既为治理国家公共权力,又为处理好政党、国家、市场、社会和公民之间的关系,提供现代化的制度模式。这体现了我国发展起来以后对国家权力运行方式的理性自觉。


——在社会发展方式上,由相对注重重点突破的非均衡发展转向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发展。在经济社会整体发展水平比较低的时候,为了尽快发展起来,我国实行的是“非均衡”发展战略,强调“重点”突破。在中国发展起来以后,即经济社会整体发展水平达到了相对较高水平时,为了补齐发展短板,必须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发展。这体现了我国发展起来以后对社会发展方式的高度自觉。


——在国际战略上,由“挑战—回应”转向更加注重“主动谋划--积极作为”。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我国“发展起来使大国成为强国”的历史进程上,既在某些方面坚持韬光养晦,同时又更加注重“积极作为”的外交新思路。如基于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理念,积极实施“一带一路”倡议,主动参与全球治理,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和人类命运共同体,以提升我国的国际话语权。


“历史性影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第三个根据。历史性成就、历史性变革必然产生历史性影响,其最鲜明、最集中、最根本的影响,体现在推动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从理论来看,社会主要矛盾体现着一定历史方位中人民的需要状况和社会的供给状况,社会主要矛盾中这两方面的总体状况反映着一个社会发展的整体状况。从历史来看,可运用历史发展过程的连续性和阶段性统一的辩证法,来解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是我国“欠发展”时期(或历史方位)的社会主要矛盾;而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则是我国“发展起来使大国成为强国”历史进程(或历史方位)中的社会主要矛盾。这是社会主要矛盾发展变化的阶段性。同时,解决了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就为向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转化提供了基础,后者是前者基础上的转型升级版,没有前者就没有后者,这是社会主要矛盾发展变化的连续性。从现实来看,十八大以来,人民的总体需要状况部分地发生了质的变化,由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升级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如对公平、正义、民主、法治、安全、环境的需要;供给状况也部分地发生了部分质变,由落后的社会生产转化为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正是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推动我国由“欠发展”进入“发展起来”,从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种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不是社会主要矛盾在根本性质上的转变,而是社会主要矛盾在形态上所发生的转化。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标志:“从何出发”


理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根据之后,逻辑上就需要进一步弄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标志。这一标志,是进入历史新方位的标志,就是历史新起点,它回答“从何出发”的问题。


党的十九大报告所讲的“三个意味着”,实质上就是讲十八大以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根本标志。


第一个意味着,主题是“中华民族”,讲的是中华民族站在了实现强起来新的历史起点上。从历史发展的连续性来看,不能把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割裂开来,后者都以前者为基础。从历史发展的阶段性来看,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建立了新中国,着重解决了使中华民族站起来的问题,为中华民族富起来奠定了基础;1978年进入新时期,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从总体上基本解决了使中华民族富起来的问题,为强起来奠定了基础;十八大以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站在了实现强起来的新的历史起点上,进入了实现强起来的新时代。


第二个意味着,主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讲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站在了具有理论主体性、理论引领性新的历史起点上。改革开放之初,我们在理论研究上主要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中国特色”作“理论辩护”。之后,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逐渐促进中国走向成功,我们在理论研究上多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理论阐释”,即阐释中国道路、中国理论、中国制度、中国文化,强调讲述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自从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和2010年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以后,尤其是从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焕发出了强大的生机活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高高飘扬,我们日趋坚定了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站在了具有理论自主性、主体性、引领性的新的历史起点上。至此,我们在理论研究上就开始注重“理论引领”。在我国改革开放之初的“欠发展”时期,人们往往因强调“中国特色”而感觉底气不足,十八大以后,人们大多因“中国特色”的自主性、主体性和引领性而充满战略自信和定力。


第三个意味着,主题是“中国现代化”,讲的是中国现代化站在了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新的历史起点上。在改革开放进程中,“西方中心论”“历史终结论”“文明冲突论”等曾盛极一时,中国现代化建设一定程度上对西式现代化具有某种依附性,具有某些“跟跑”的特点。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开始超越“西式现代化模式”,注重内生性、独立性、自主性和世界性,从而使中国现代化建设具有了内在成长即内生的主体性和影响力。这主要体现在打破了“西方中心论”“历史终结论”“文明冲突论”等神话,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甚至在一定意义上在某些领域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中国式现代化开始具有了“领跑”特点。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目标:“走向何方”


十九大报告所讲的“五个时代”,实质上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奋斗目标,它回答“走向何方”的问题。


一是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主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目标是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前半程和后半程”的论述值得高度关注和深入挖掘。他指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前半程的主要历史任务,是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改革;后半程的主要历史任务就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前半程已经走过了,现在主要是完成后半程的历史任务。要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就必须完成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后半程”的历史任务,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二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主题是国家,目标是全面建成现代化强国。十八大以前,我们中国共产党人提出了“三步走”战略,即实现“温饱”、“小康”和“基本现代化。”十九大报告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提出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分两步走的构想:第一步,从2020年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步,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全面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三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主题是人民,目标是使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过上美好生活。改革开放初期,我们注重使一部分先富起来。十八大以后,我们强调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使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十九大报告又进一步明确强调,我们党要带领全体中国人民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四是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主题是中华民族,目标实现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的过程,是一个全球化时代中国与其他国家共同发展并作出自身贡献的过程,是一个后发展中国家逐步跻身世界发展前列并发挥引领作用的过程。


五是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主题是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目标是努力使中国在世界上强大起来,并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在古代许多朝代,中国在世界上处于较为领先的地位。近代以降,中国从辉煌沦为没落,处于被侮辱、被宰割、被挨打的境地。自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十八大以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在世界上逐步强大起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其目标,就是使中国进一步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在世界上更加强大起来,并作出更大的贡献。


二、民族复兴: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在新的历史方位,围绕根本主题,首先需要确定奋斗目标。马克思指出,人类始终只提出自己能够解决的任务,因为任务本身只有在解决它的物质条件已经存在或者至少是在生成过程中的时候才会产生。一般来说,历史方位不一样,提出的奋斗目标往往不一样。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一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伟目标,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从必须完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任务这一责任担当的角度讲,这就是历史使命。这好比是一座高楼大厦的“第一块基石”。


需要从三个方面把握习近平民族复兴思想。一是从新的历史方位来把握。新时代或新的历史方位需要担当新的历史使命。在我国“欠发展”时期,解决“温饱”和“小康”是当务之急。十八大以后,站在我国发展起来使大国成为强国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国共产党人必须肩负的新的历史使命。二是从紧迫感、责任感与使命意识、担当意识来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我们完全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所以,十八大以后,习近平总书记格外注重并三番五次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尤其是每当在关键时候、关键场合,都着重强调中国梦思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是贯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一条主线,表达了习近平总书记的紧迫感、责任感与使命意识、担当意识。三是从推进“四个伟大”来把握。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必须建设伟大工程,必须推进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就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这“四个伟大”有其形成的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是分别从奋斗目标、必由之路、精神状态、领导力量来讲的。“四个伟大”相互贯通、相互作用,构成一个有机整体,进而更加显得“伟大”:“四个伟大”是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经验的根本总结;是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战略框架;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产生的实践基础。


三、人民中心:民族复兴的价值取向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价值取向,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人民中心,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价值取向。这好比一座高楼大厦的“第二块基石”。


可以从四个方面理解习近平人民中心思想。第一,实现民族复兴的落脚点是人民幸福。人民幸福,是实现民族复兴的核心本质和价值取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第二,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十九大报告强调:“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第三,习近平总书记把为人民服务、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作为执政理念,把人民放在心目中最高的位置。为政之要,在于为民。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中,量上讲得最多的是人民,关键时候讲得最多的还是人民。2012年11月15日,刚刚就任我们党的总书记的习近平面对中外记者发表演讲,主题就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的开篇之作讲的主题是人民,收尾之作讲的主题也是人民。俄罗斯记者采访习近平主席时问:你的执政理念是什么?习近平主席明确回答:“为人民服务,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第四,“以人民为中心”可凝练概括为:把人民当作主体,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依靠人民“共创”发展成果;把人民当作目的,坚持共同富裕道路,使人民“共享”发展成果;把人民根本利益当作尺度,坚持人民至上,依靠人民“共同治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


四、发展理念:大国成为强国的根本之道


在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上,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真正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就必须以新发展理念来引领。新发展理念属于“道”。这好比在“两大基石”上立起的“第一根柱子和栋梁。”


应当从三个方面理解习近平发展理念思想。其一,历史背景。“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是在我国发展起来使大国成为强国这一新的历史方位上提出来的。其二,内涵及其实质。新发展理念,是我们党在总结国内外发展的经验教训和思想资源,整合以往我们党关于发展思想的基础上,反映我国发展起来以后实践发展新要求,提出来的,具有历史基础、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是针对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世界经济复苏低迷的形势而提出的根本应对之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使大国迈向强国的发展之道。新发展理念,既是大国成为强国的根本路径,也是大国成为强国的衡量标准。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新发展理念,既关乎我国当前发展,也关乎我国发展全局、根本和长远。其三,牢固树立并落实新发展理念,会引起我国发展全局的深刻变革。由于它既关乎我国发展全局(分别指发展动力、发展方式、发展基础、发展空间、发展目的),又关乎我国发展命运,还指涉我国发展短板,所以牢固树立并落实新发展理念,会引起我国发展全局的深刻变革。由此可以看出,新发展理念的地位不只限于经济发展领域。


五、两大布局:实现强起来的总体方略


在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真正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就必须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这“两大布局”。这“两大布局”是实现强起来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总体方略,属于“术”。这好比在“两大基石”上立起的“第二根柱子和栋梁。”


可着重从四个方面掌握习近平“两大布局”思想。首先,实现强起来与施政方略紧密相关。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关系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的实现。作为富有战略眼光的中国共产党,在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十分注重战略谋划。从1953年起,中国开始实施“五年计划”,为国民经济发展远景规定方向和目标。为强化国家发展蓝图的引领作用,中国共产党于1950年至1960年提出了“四个现代化”的国家战略目标。改革开放后,受“四个现代化”战略的启发,邓小平在改革开放之初提出了“三步走”发展战略,规划了20世纪80年代至21世纪中叶中国的发展步骤。在战略规划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内容和方略日益清晰,如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两位一体”,到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三位一体”,再到加入社会建设的“四位一体”,以及今天形成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为更好推进总体布局,我们党又提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其次,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可提炼概括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思想、政治思想、文化思想、社会思想、生态思想。再次,应从哲学思维即历史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战略思维,来理解和把握习近平“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形成、内涵和实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治大国如烹小鲜。这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充分体现出了。最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根本、核心。


六、战略安排:建设现代化强国的“两步走”战略


战略安排,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条基本经验。我们党和国家已站在实现强起来新的历史起点上,开启了迈向实现现代化强国和民族复兴即实现强起来新的实践新征程。对这一新征程作出战略安排,直接关乎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的实现。毛泽东指出:领导干部要有“战略头脑”,否则“一着不慎,满盘皆输”。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战略问题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的根本性问题。战略上判断得准确,战略上谋划得科学,战略上赢得主动,党和人民事业就大有希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十九大报告从实践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作出了“两步走”的战略安排,这属于“行”。这好比在“两大基石”上立起的“第三根柱子和栋梁。”


需要从三个方面把握习近平战略安排思想。第一,实现强起来的一个关键期,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期,要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即防范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第二,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一步,是从2020年到2035年,再奋斗1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这15年,在推进我国全面发展的同时,重点是紧紧围绕树立并落实新发展理念,集中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第三,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步,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再奋斗15年,把我国全面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一战略安排谋划得很科学,能使我们赢得主动。


这里需要弄清一个问题:为什么把实现基本现代化提前15年?三个原因:一是实践发展逻辑:超过预期、巨大潜力;二是历史逻辑:我国发展起来使大国成为强国的必然要求;三是精神状态和奋斗姿态逻辑:精神成就事业。


七、强军战略:遵循总体国家安全观,建设世界一流军队


没有强大的世界一流军队,谈不上强国。深入推进“两大布局”和实施“两步走”战略安排,实现强起来,须以相应的强大国防和军队作保障。这好比一座高楼大厦中的“围墙和房顶”。有了“铜墙铁壁”和“挡风遮雨”的房顶,住在其中就具有了安全感。


把握习近平强军思想,着重从三个方面入手:第一,强国必须强军,富国必须强兵,国防、军队强大是强国的重要标志。因此,要把发展与安全统一起来。在国家战略结构中,发展战略是重心,强军战略是保障;发展战略是导向思维,强军战略是底线思维。强军不是为称霸世界,而是为了维护国家繁荣、世界和平。发展是安全的基础,安全力量的强大又能保障发展成果。发展与安全需要一个平衡点,这就是强军战略。第二,注重政治建军、改革强军、科技兴军、依法治军。第三,注重军民融合。它将安全与发展战略统一起来,将竞争优势与比较优势统一起来,这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战略安排。军民融合,一方面是寓安全于发展。中国在全球的安全取决于中国的发展。从历史和战略角度看,雄厚持久的战略力量存在于经济和社会之中,军民融合的基础是民;另一方面,是寓发展于安全。中国的发展需要安全保障,需要安全来扩展发展的内涵和外延,从而扩大发展空间。在中国,军民融合既是加快军民高科技方面的融合,进而形成竞争优势,又是发挥中国军民各自的比较优势,进而形成融合的比较优势。


八、命运共同:遵循总体国家安全观,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中国方案


实现强起来,也需要营造一个以合作共赢、和平发展为核心的国际环境。这好比一座高楼大厦的“进出门口”和“外部环境”。


理解和把握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可以从四方面入手。


第一,当今世界发展面临的三大困境及其深层原因。


在人类文明发展长河中,就文明对世界的影响力而言,从欧洲发轫的西方文明尤为耀眼。这使近代西方强大起来了。这与近代西方文化所强调的人的主体性,即注重人的利益、人的能力、人的理性和人的自立有关。


然而,进入21世纪,西方文明开始受到了挑战,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更是把世界推入乱象丛生的境地。当今世界,人类面临困扰人类生存与发展的一系列全球性难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今世界经济存在的三大突出矛盾都未得到有效解决:一是全球增长动能不足,难以支撑世界经济持续稳定增长;二是全球经济治理滞后,难以适应世界经济新变化;三是全球发展失衡,难以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待。这些困境,在经济领域体现为实体经济不振,在政治领域体现为调节无力,在社会领域体现为贫富差距拉大,在意识形态领域体现为普世价值的虚伪性暴露。这意味着影响世界发展的动力、平衡、治理三大根本机制出了问题。其深层根源,是西方文化过度强调了主体统治客体的主体性。首先,西方中心论是西方文化的逻辑起点,这是导致世界困局的理论根源。西方中心论奉行“一元论”“主体统治客体”的极端主体性思维,它蕴含着“对抗”的基因。世界因此被切割成相互冲突的对立体。如此,国际秩序很难持续下去。其次,自由主义是西方文明的精神支柱,这是导致世界困局的人性根源。自由主义主张个人利益和自由最大化,鼓吹私有制,纵容物欲横流的消费主义,它蕴含着“利己”的基因。它把“自我”看作主体,把“他人”看作客体。在这种基因支配下,西方一些国家多考虑本国的利益,不大关切发展中国家的利益。第三,资本扩张是西方文明的行动旨趣,这是导致世界困局的制度根源。它把“资本”看作主体,把“劳动”看作客体。其中蕴含着“扩张”的基因。世界进入近代以来,资本就像脱缰的野马横行于世,推动资本主义从商业资本主义到垄断资本主义再到金融垄断资本主义的升级。资本扩张必然造成各种突出或矛盾。


如此来看,作为世界困局之始作俑者,西方文化难解当今世界困局,西方中心论、历史终结论终要破产,人类呼唤新理论新文明。


第二,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核心要义。


习近平总书记以大国担当的勇气和自信,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具有战略意义和世界意义的思想。其核心要义是:


强调世界既具有多样性又具有统一性,超越了西方的“别无选择论”(世界观)。人类社会、世界各国在历史、传统、文化、国情、制度等方面都具有差异性和多样性。同时,世界各国之间也具有统一性,即具有共同性,都要遵循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对美好愿景还具有共同追求。统一,是在承认和尊重世界多样性前提下的统一;多样,是统一性中的多样。强调统一不要忽视多样,强调多样也不要忽视统一。世界是多样性的统一,也是统一性的多样。这样来认识和把握世界,既有利于使世界充满活力,又有助于使世界达至和谐。如果只强调统一而不注重多样,就易走向霸权主义;只强调多样而不注重统一,就会导致世界的对立和分裂。习近平总书记从多样寻求共同,他所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既尊重世界差异性,又注重世界统一性。这就克服了西方所谓“别无选择论”的方法论弊端。


强调国家平等,超越了“西方中心论”(国家观)。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重在强调国家之间在主权、机会、规则上的平等,而不是“主体”统治“客体”;主张和而不同、仇必和解,而不是居高临下强加于人,甚至不惜诉诸武力;主张各国不分大小、强弱、贫富,都是国际社会平等的成员。这就克服了“西方中心论”的方法论弊端。


强调文明互鉴,超越了“文明冲突论”(文明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是一个学习型大国,要以开放的胸襟和世界眼光学习世界一切国家先进文明的有益成果。就是说,要注重不同文明的互学互鉴。这就超越了西方所谓的“文明冲突论”。


强调包容发展,超越了“西方模式论”(发展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里,利益交融、安危与共,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日益成为一个合作共同体。因此,各国要树立命运共同体意识,真正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共赢,在包容中发展,尊重其他国家自主选择的发展模式和发展道路。


强调互利普惠,超越了“你输我赢论”(义利观)。习近平总书记围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主题,多次在国际重要场合发表主旨演讲,提出“秉持普惠原则”“建设一个包容、普惠的经济全球化”“打造平衡普惠的发展模式”等重要思想。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普惠”概念,把“普惠”作为建设持久和平世界的根本原则,作为推动建设经济全球化的核心理念,作为打造人类发展的一种模式。贯穿其中演讲的哲学核心理念,就是倡导普惠价值。这值得我们关注和研究。


习近平总书记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之实质,就是避免“修昔底德陷阱”,追求合作共赢、和平发展。这实际上也是中国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的中国理论和中国方案。


九、深化改革:实现强起来的强大动力


解决中国的一切问题,全面深化改革是根本抓手,实现强起来,全面深化改革是强大动力。这好比一座高楼大厦的“建筑师”。


理解和掌握习近平全面深化改革思想,可着重从五方面入手。第一,改革的根源和缘由:问题倒逼改革与发展出题目改革做文章。问题倒逼改革。改革是要解决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的。改革所要解决的问题,既有宏观的,也有中观的,还有微观的;既有一般性的具体问题,也有决定中国发展命运的“命运性问题”。改革首先要解决其“命运性问题”,解决这种“命运性问题”的改革决定当代中国发展的命运。有三大“命运性问题”,即经济社会的动力问题、经济社会的平衡问题、国家治理现代化问题。第二,地位和作用:关键一招与强国之路。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也是强国之路。第三,方向和道路:老路邪路与中国道路。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要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第四,目标和取向:制度与治理。十八大以后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就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种改革是全面性改革、治本性改革,是要进行顶层设计的改革。第五,主体和目的:依靠人民与为了人民。全面深化改革既要依靠人民,又要为了人民,还要以维护好、发展好、实现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尺度。


可见,全面深化改革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突破口,首要是从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切入的,全面深化改革是其核心内容之一。习近平同志刚就任我们党的总书记不久,首次离京进行考察、调研,就是到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深圳,主题就是全面深化改革。2013年11月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是习近平总书记格外重视的一次全会,主题就是全面深化改革。随即在2013年12月,就成立了“中共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担任组长。改革开放是党的基本路线的一个核心内容,而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我们党要积极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而改革是进行伟大斗争的基本方式和重要方面。总之,在革命年代,“革命”是核心话语,在建设和改革时期,“改革”就成为核心话语。


十、强大政党:坚持党领导一切和全面从严治党相统一


打铁必须自身硬。党是领导一切的,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因此,要理解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尤其是十八大以中国的一切问题,首先要理解中国共产党;要解决我国发展起来以后使大国成为强国的一切问题,首先要把中国共产党建设好、治理好。这好比要建好一座高楼大厦所必需的“设计师”,他要设计出一幅建好一座高楼大厦的美好蓝图,并组织好实施。


习近平党建思想内涵丰富,关键是要把握其五大核心要义。第一,党建的总体思路:围绕“打铁必须自身硬”,即处理好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客体和主体、“打铁”和“自身硬”的关系,来思考党的建设。这就是上面说的: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第二,党建的总体框架:围绕“四个伟大”推进党的建设。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指出:“推进伟大工程,要结合伟大斗争、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的实践来进行。”第三,党建的主体维度:党领导一切。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党的十九大给党的建设以前所未有的地位,强调党领导一切。这涉及到哲学上的主客体关系。党领导一切,是说党是领导一切的主体,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具有主体地位。这种领导的实质在于:确保党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第四,党建的客体维度:全面从严治党。如上所说,打铁必须自身硬。党要把一切领导好,首先要把自身建设好。这就要勇于自我革命,刀刃向内,向自身所存在的问题开刀。全面从严治党,是说党是治理的客体,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是被治理的对象。全面从严治党,既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又要增强“八种本领”。这叫做“政治过硬、本领高强”。这里实际上讲的是“两个全面”,即全面领导一切和全面从严治党。第五,落脚点:要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把中国共产党建设成世界上最强大的政党,具有政党自信。只有做到上述“两个全面”,才能真正把中国共产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也才能真正把中国共产党建设成世界上最强大的政党。建设强大政党,是习近平党建思想的实质。


上述十个方面构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这十个方面可分别概括为历史方位论、民族复兴论、人民中心论、发展理念论、两大布局论、战略安排论、强军战略论、命运共同论、深化改革论、强大政党论。这十个方面具有内在逻辑关系:历史方位论好比一座高楼大厦的坚实“地基”;民族复兴论和人民中心论既是初心又是使命,分别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和价值取向,体现着历史尺度和价值尺度,因而好比一座高楼大厦“地基”中牢固的“两大基石”;发展理念论、两大布局论、战略安排论,分别体现”道、术、行”,是在“两大基石”上立起的三根顶天立地的“柱子”和“栋梁”;强军战略论,好比一座高楼大厦的“铜墙铁壁”和挡风遮雨的“房顶”;命运共同论,好比一座高楼大厦的“进出门口”和“外部环境”;深化改革论,好比建造一座高楼大厦的“建筑师”;强大政党论,好比建造一座高楼大厦的“设计师”。以上十个方面是从不同角度讲实现“强起来”的,因此,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本质上就是实现“强起来”的强国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贡献,在于它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实践意义和世界意义。理论意义,在于积极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又一次新的飞跃,创新性地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丰富和发展了21世纪马克思主义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实践意义,在于它是关于我国发展起来使大国成为强国的行动指南;世界意义,在于它为解决中国问题和世界问题贡献了中国理论。


(作者为中央党校校委委员、一级教授、全国政协委员)


责任编辑:

叶再春 程卫军 邵长军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