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文明创建

著名作家樊希安携作品《乌蒙战歌》做客茂名大讲堂

  时间:2019-08-20 15:58:19

1234468_414.jpg

  

8月19日下午,由中共茂名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中共茂名市委宣传部讲师团、市社科联主办,市图书馆、茂名新华书店有限公司承办的“2019年南国书香节茂名分会场”名家讲座第二场在市图书馆举行,著名出版家、诗人、作家樊希安做客茂名大讲堂,与广大读者分享他创作《乌蒙战歌》的心路历程。

  

重温珍贵历史记忆

  

“我希望把当时胸怀强国梦的一代三线建设者的奋斗历程、家国情怀和牺牲奉献精神记录下来,作为一种精神财富传承下去。”讲座一开始,樊希安就跟读者们分享了他创作《乌蒙战歌》的初衷。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到来之际,樊希安希望通过这部作品,将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如火如荼的“大三线”建设再度呈现给当代读者。

  

“六十年代中期,为了国家“大三线”建设的需要,党中央、中央军委决定成立中国人民解放军基建工程兵煤炭部队,在盆县地区担负大型煤矿建设任务。”据樊希安介绍,他也曾经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基建工程兵煤炭部队一员,有十年军旅生涯,对于在部队那段生活始终难以忘怀。《乌蒙战歌》则是描绘了这支部队在特殊环境中的成长发展经历,以及三线建设的艰辛与成就,歌颂了广大干部战士的无畏牺牲精神,也生动反映了那个年代人们丰富多彩的生活。讲座中,樊希安深情地回忆和讲诉当年艰苦奋斗、战友情深的故事,深深感染了每一位读者。

  

“希望通过阅读这本书,大家能记住这些中国历史上激荡人心的时刻,我们在新时代努力奋斗的时候,仍需要建立起强大的精神力量,为奋进新时代助力远航。”樊希安期待这本书能激励更多的人为各自的事业而拼搏,学习基建工程兵部队“特别能战斗”的精神,开创更美好的生活。

  

写作动力:传递正能量

  

讲座期间,樊希安接受了记者的专访,分享十年军旅生涯对他的影响、坚持写作的动力以及写作的技巧。

  

“此身一经绿衣染,便有豪情入胆肝。”这是樊希安自己写的两句诗,十年的军旅生涯对他来说影响深远。他说,当兵的人受过的磨练跟普通人是不一样的,当了军人以后就会有一种勇往直前、不畏困难、不怕牺牲的奋斗精神,这种不畏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作为一种强大的力量,在他写作遇到瓶颈的时候,一直支撑着他坚持到底。

  

“写《乌蒙战歌》这本书的时候也遇到过很多困难,也有坚持不下去的时候。”樊希安说,写这本书只花了半年的时间,但在写书之前花了4年时间来收集各方面的资料,又花了3年时间去构思。“写不下去的时候只要一想到战友们为国家的建设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马上又有动力坚持下去了。”希望把他们的不畏牺牲的精神和感人事迹写出来,向大家传递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大三线”建设精神。“我们在回顾70年奋斗历程的时候,更要继承这种自力更生的优良传统,投身伟大祖国建设的精神。”

 

樊希安从小就喜欢写作,他说每个阶段坚持写作的动力都不一样。小时候的理想是当一名记者或者作家,希望能通过写作改变命运。慢慢地写多文章之后,就希望通过写作与读者进行交流,给更多的读者传递正能量,让读者有所启发、有所收获。

 

谈及写好文章的秘诀,樊希安认为,每种文体都有不同的格式,相应的规律,但总的来说也有共性。他总结了几点:一是主题要突出,把话讲清楚,让读者看得明白;二是写得生动,讲真话,用真诚去感染和打动读者。三是积极学习别人优秀的写作经验,更要不断探索和形成适合自己的写作风格。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