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文明创建

公馆镇文化站:成为全省1602个文化站典范的秘笈

  时间:2019-06-14 15:47:10

——来自茂名市茂南区公馆镇文化站的蹲点报告



核心提示

“做一个有文化的文化人”,在茂名市茂南区公馆镇文化站的楼梯间,挂着这样一句醒目的标语。

这是一座置身居民区、紧贴镇一中的三层小楼,占地不到300平方米,外观就像广州城中村上世纪80年代的房子,普通甚至有点简陋。但在陋室门口,却悬挂着“广东省一级文化站”“广东省基层宣传文化先进单位”的牌匾。

这里就是文化站站长曹华区工作了28年的地方。28年如一日,他以站为家,先后被评为广东省基层宣传文化先进个人、广东省最美文化站长、广东省基层宣传文化能人。

地处经济欠发达的粤西基层乡镇、缺乏充足的地方财政支持,公馆镇文化站何以成为全省1602个文化站中的典范?带着这样的疑惑,记者走进了这个小小的乡间文化站。


为“公馆人”守住精神家园

上午9时,初夏的阳光已经洒满公馆镇敬老院的庭院。老人们吃完早餐,闲适地坐在树下石凳聊天。今天他们异常开心,因为敬老院的老朋友——公馆镇文化站站长曹华区及文化义工团队又来“送文化”了。

曹华区今天特意带了高胡,他要和他的启蒙老师、85岁的梁信可合奏一曲。一曲《花好月圆》从默契配合的指尖流出,柔美的乐声充满整个庭院,老人们情不自禁跟着旋律打起拍子,晃着脑袋沉醉其中。

文化站每月都会组织文化公益活动。因为站里工作人员不多,文化义工团帮了很大的忙。团长郑永华告诉记者,义工团目前有300多名团员,上至五六十岁的老年人,下至10来岁的初中生,大家都乐于利用业务时间“送文化”、“种文化”。在茂名西站工作的团员陈辉,当天特意坐了1个多小时车来到敬老院,这已经是他5月份参加的第3场义工活动了。

“文化站组织的公益活动,大家都很喜欢,有时候60多个名额一天就报满了,我自己也喜欢唱歌,干起来很有成就感。”郑永华说。

11时,在老人们依依不舍的目光中,曹华区、郑永华和团员们离开了敬老院。

下午4点,曹华区准时出现在公馆镇中心小学的音乐教室,他是学校里五个外聘老师之一,每逢周一、三、四下午第三课,他都会来这里教孩子们音乐和书法。

“大家都吃过年例,那年例上的粤剧表演你们看过吗?”这堂课,曹华区以熟悉的春节年例为引子,希望由此激发孩子们对传统戏曲的兴趣,他一边介绍了自己在粤剧团的学习经历,一边示范“腿功”,在曹华区的鼓励下,五年级的陈莹和易全跃跃欲试。

这是他们第一次尝试练习粤剧功架。压腿、勾腿、踢腿、转腰......“好难啊,老师好厉害!”易全擦了擦汗说。一堂课很快就过去了,但是他意犹未尽,决定抽个时间去对面的文化站找曹站长“开小灶”,继续学习粤剧。

傍晚7时,茂南区春苑公园又热闹了起来,曹华区带着文化站曲艺团的曲艺精英们为市民献上了一台高水准的曲艺晚会,现场曲艺传情、其乐融融。同一个时间,旧村村委会山车村文化腰鼓健身团团员们也来到村文化广场,伴随着令人陶醉的旋律,抬头、踢腿、转身……身姿绰约,柔美中不乏健朗。

这便是曹华区平凡又充实的一天。

在公馆镇,已经自发形成了一个个“文化据点”, 而这仅是以文化站为中心、辐射全镇基层公共文化建设取得成效的一个缩影。

曹华区出生长大的茂名市茂南区公馆镇,面积11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8万多人,镇上的居民以老人、孩子为主,如何激发和引导他们的文化需求,让文化在这个古老的村镇扎根,是曹华区面临的考验。

在跟着曹华区回老家荔枝塘村的路上,记者看到了一颗10多米高的大榕树,枝干盘根错节,枝叶如老人胡须在风中飘拂。曹华区说,这株老榕树饱经风霜,百多年来无怨无悔地守护着公馆一隅,“当初榕树因生虫严重几近死亡,为此我专门找来了镇上的农业专家问诊,还动用了飞机打药才救活它。”

“无论如何,我们都要为公馆镇的后辈们留下它。”曹华区指着大榕树说。

正如榕树为乡亲们撑起了一片绿茵,文化站便是公馆人精神世界里的绿洲,播撒着文化的火种。


欠发达乡镇里的“明星”文化站

公馆是茂名的文化大镇,在曹华区之前的两位文化站长周辉文、梁祚维都称得上是满腹经纶的老文化人。在前辈们的精心打造下,公馆文化站曾红极一时,上世纪80年代就被评为省先进单位。

特别干净,是记者对文化站的第一印象。

清晨7时,文化站站长曹华区已经开始一天的工作。阅览室还没有人来,他习惯性整理图书,摆放好管理员工作证。市区的家离文化站往返要两个多小时,为了节省时间,他每周都有一大半的时间睡在三楼的办公室。

2006年曹华区当上站长,在省对欠发达地区文化工作的扶持下,文化站申请了资金,从里到外被修缮一新。阅览室、排练室、乒乓球室、展览室、曲艺室等文化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并相继免费对外开放。

一楼的阅览室上万册的藏书摆放整齐、有序,从借书登记来看,借阅图书的人很多,文学、历史、经济、常见病防治等是最为受欢迎的类型。时不时有居民过来还书,顺便和曹华区聊聊读书感想。

文化站对面就是茂名五中老校区,学生们常常跑到这里借阅图书。阅览室里,书桌椅子摆放整齐,读初二的晓敏喜欢放学来这里看书,“看完书,有时就在这里写作业,再借一两本书回去”。

三楼的曲艺排练室和阅览室仅一步之遥。记者来到时,正碰上曲艺团的团员组“私伙局”,下午3时,排练室已热闹非凡,主唱、高胡、二弦、扬琴、喉管、锣钹鼓板等各就其位,配乐响起,立马进入状态。“红酥手,黄腾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一曲《沈园题壁两断肠》,团员叶桂华悠扬的歌声也吸引了不少周边的曲艺爱好者前来观看,小小的房间立刻挤满了人。

和粤西很多村镇一样,从粤剧、曲艺到书法、木偶戏,公馆镇都有很深的群众基础。在曹华区的组织下,文化站已成为曲艺团的“家”。曲艺团长期活跃于城乡舞台,阵容庞大,设施配置齐全,人员集“吹、拉、弹、唱、演、创作”于一身,不但经常在文化站开锣,而且深入农村,为群众献上形式多样、内容健康的精神粮食。同时,曹华区还时常张罗曲艺团与外地团体进行艺术交流。广州、珠海、湛江、电白等地的曲艺团体,国家一级演员、《七十二家房客》“金医生”的扮演者冯刚毅等都曾前来表演交流。2012年7月,文化站曲艺团还参加首届广东省私伙局大赛,荣获社区组银奖。

团员叶桂华今年62岁,是一名粤曲“发烧友”,每周都会抽空在文化站排练。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自学粤曲,如今已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明星”,还有了自己的粉丝团。他的粤剧学习之路得到了曹华区和文化站极大的帮助,“多亏遇到了曹站长,当初是他手把手教我,坚持了几十年,还凝聚了一群曲艺爱好者,带着我们下乡演出,为村民送去艺术,大家都乐在其中。”

这边说着,一上午都在办公的曹华区忙完手头工作,也忍不住加入排练的行列。二胡、扬琴、葫芦丝......会多种乐器的曹华区,先是演奏“高胡”,接着又顶上“扬琴手”的位置,演奏完毕还上台一展歌喉。在公馆镇委副书记李宁眼里,“似乎没有什么才艺是曹华区不会的。虽然基层工作繁忙,但他苦练吹、拉、弹、唱、演,会写会编会导还会演,简直‘全能’!”

文化站每年组织开展文化活动超25场次,是当地居民阅读和欣赏艺术的一个基站。公馆镇人都知道,在文化站里有一幅“做个有文化的文化人”的标语,它被曹华区挂在了楼梯间最为醒目的位置:“根植于内心的修养;无需提醒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为别人着想的善良;视事业为人生的灵魂。”来自作家梁晓声的这句话,因为天天看、天天读,而被公馆镇人牢记在心。


28年,他撑起一片文化绿洲

记者见到曹华区时,他穿着笔直黑西裤,鹅黄色的衬衣上一个褶子也没有,脸上虽有些沧桑,但更多的是坚毅。

曹华区永远记得“1991年9月17日”这个日子,那天他正式来文化站工作。此后28年,他全部精力都放在了这里:“人的一生如果兴趣与事业能一致,就完美了。在这里,我实现了。”从当初的“空架子”到如今备受赞誉的广东省一级文化站,在这“一亩三分地”上,他倾注了自己全部的心血。

一床一桌一凳,一壶茶、两本书、几件乐器,便是曹华区办公室的全部了。说着,他像捧着个宝贝一样从办公桌旁拿出一大桶腌制的咸橄榄,他最爱用这个配稀饭,嗦上几口,又精神了不少。

事实上,眼前这个穿着得体、说话淡定的中年人,也曾一度苦苦为生存而挣扎。“他太不容易了。” 公馆镇居委会主任易金连是看着曹华区长大的,“如果说他身上什么东西最能感染人,那一定是坚持。”

49年前,曹华区出生在公馆镇一个普通农民家庭。7岁那年,父亲因为脑膜炎逐渐丧失劳动力,母亲抛下3个年幼的孩子另嫁他人,一路骑自行车到40公里外劝说母亲失败的那个下午,曹华区便开始了吃“百家饭”的生活,童年度过得苦涩而又漫长。或许是家境的贫困加深了曹华区敏锐的感受力,高一那年,从未接触过乐器的他无意听到《平湖秋月》,便立刻就喜欢上了“高胡”这一传统拉弦乐器,从此,艺术的“种子”在他心中悄然种下。

虽然少年困苦,但曹华区通过自学、拜农村艺人为师、投身粤剧团学艺等方式,最终学有所成。从事文化工作后,他的善意、热情、执着,又引导了一批又一批孩子走进艺术领域,播撒艺术的芬芳。

曹华区热心教学,每年都会举办四至六期艺术培训课,内容包括书法、美术、曲艺、舞蹈等,参与的学生“已经数不清了”,还有不少家长带着孩子慕名前来。除了自己教,他还会请来当地的美术老师、书画名家给学生上课。并且,所有培训都是免费的,有时甚至还会掏钱给学生买书、买音乐器材。

一些学生从这个乡村走进了广州美术学院、星海音乐学院等艺术殿堂,易金连的儿子王晓宁便是其中之一。2005年,广州大学城还没建成,曹华区难得遇上像王晓宁这样喜欢音乐的年轻人,除了鼓励他“走出去”,还骑着那辆1996年起就没离开过自己的飞鹰牌摩托车,载着他去演出、化妆、考试,带他去广州星海音乐厅,硬是一步步把王晓宁“送”进了这所华南最高音乐学府。

梁振杰是曹华区另一个得意门生。十多年前,曹华区发现学体育的梁振杰颇有绘画天赋,可惜对学习不怎么上心。为了激励他,曹华区特意带他前往广州美术学院,指着那片红墙说:“你看好了,这就是广美!想来这里,就要拼命努力!”最终,梁振杰考进了广州美术学院国画系,五年前已研究生毕业。“有名师不如有严师啊!”说着,曹华区拿起桌上的画册翻了翻,脸上很是自豪,那是梁振杰特意给他寄来的个人作品集。

2005年,学生柏小波连考两年广州美术学院失利,内心无比沮丧。看到学生想要放弃,那段时间,曹华区几乎每晚都找他侃天地、聊人生,第三年终于成功进入雕塑系。床边的羊形雕塑正是柏小波的作品,曹华区看着一脸欣慰。

“室有琴音书有味,艺无止境乐无穷。”这是曹华区为自己书写的座右铭,也是他努力传达给公馆镇的信念。

28年,从省一级文化站到省基层宣传文化先进单位,公馆镇文化这杯“茶”慢慢变得芳醇,曹华区也先后获得了“全省基层宣传文化先进个人”“广东省最美文化站长”“茂名市宣传思想文化领军人才”“广东省基层宣传文化能人”等诸多荣誉。

用曹华区自己的话来说:“文化是一种传承,也是一份守望;是一种浪漫,也是一份担当。人这一生如果找到了一份与自己兴趣相投的职业,便是最大的幸事。” 而如今,他已经找到了自己一生的挚爱。


【蹲点手记】从此深情

采访中,曹华区说的一句话让记者印象深刻。春节前夕,文化站申请了一笔3万多的经费,可用于举办文艺汇演等活动,这让曹华区欢呼雀跃,“3万多对我们来说已经是一笔巨款了”。

基层文化站大多是“清水衙门”,既无多少“钱粮”可使,也无多少“人力”可用。尤其粤西等欠发达地区,在经费支撑、人员配备等方面,相对更加薄弱。

公馆镇文化站是一个突出的个例,同时也反映了不少共性的问题。在先天条件不足的情况下,文化站站长发挥了极大的主观能动性。过去28年,曹华区任劳任怨,与农村文化事业结下不解之缘,在公馆镇开创出了农村文化的一片新天地。

由于文化站人手紧缺,大部分工作都由他独自完成,公馆人评价:“这些年公馆文化的成绩都是曹华区一手一脚打拼来的”。他一个人,就是一支队伍,常常队长、老师、导演、编剧、策划、文案一肩挑。工作之余,仍勤学苦练吹、拉、弹、唱、演,扬琴、书法、高胡等均有涉足。

目前,基层文化站的工作人员工资普遍偏低,没有相应的职称,极易导致人才流失。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由于历史等原因,曹华区目前还属于上世纪90年代的事业单位工人编制,每个月的收入比刚刚毕业进入公务员队伍的大学生还要低不少。

即便如此,他依然选择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甚至放弃了别人高薪聘请的机会,一方面,他担心“公馆文化站找不到接班人”,另一方面,则是他本人发自内心对文化、教育事业充满热爱。

生于斯长于斯,曹华区对这片土地有着深厚的感情。“我在公馆镇出生、长大,这里的乡土文化印记,早已刻在我身上”,这份爱,让他坚持,“从此深情,永不相负”。

他对文化事业的坚守,也得到了民众、社会及政府的认可与鼓励。他被公馆人视为“骄傲”,总能用自己的善意、热情和才气,吸引一群人走进艺术、投身文化。而外界的这份认可,也让他找到自身的价值、文化事业的价值,激励他在这一亩三分地上,不断酝酿佳果。“大家对我的信任,难能可贵,我很珍视”,曹华区说。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离不开乡村文化振兴。事实上,大部分农村仍保留了相当的文化底蕴,粤剧、民族音乐、书法等都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乡土文化的“根”,急需守护。

助力乡村振兴、打通公共文化服务的“最后一公里”,需要全面激活、提振和发挥乡镇文化站的各项功能。乡镇文化站是基础,文化站站长更是顶梁柱,需要涌现更多曹华区这样优秀的文化站站长。同时,他们的热情需要被呵护,他们的境遇需要改善,在职称、待遇等方面,给予适当倾斜,各级部门也应创造条件,为文化站提供更大的事业平台。


南方日报记者: 陈志 周豫 徐子茗 刘栋铭  拍摄:李细华 董天健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