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晚,今年第18号台风“桦加沙”以强台风级别正面袭击茂名市。面对这场严峻考验,茂名市各社会工作力量和广大志愿者闻令而动,在风雨中携手筑起一道坚实的防风屏障。截至9月25日12时,茂名市累计超2万人次志愿者投身此次防灾减灾救灾一线,共发现和报告风险隐患200余处,协助转移危险区域人员超3000人次。
台风之后,茂名滨海新区义工协助道路清障工作。
9月23日,在台风登陆前,茂名市委社会工作部未雨绸缪,迅速向全市发出动员倡议。倡议一经发出,全市超过3000名应急志愿者立即响应,整装待命,一场与时间赛跑的防风防汛战役悄然打响。
隐患排查,防患于未然。志愿者主动请缨,化身“安全巡查员”,深入街头巷尾、老旧社区开展拉网式排查。
茂南区义工装载防风用沙袋。
茂名市展翼志愿者服务总队24小时内集结60余名队员,前置到重点低洼片区,排查老旧房屋、广告牌等隐患点超50处。电白区蓝天志愿者协会疾赴小良镇,高州市山美街道的220余名党员志愿者组成8支突击队,对辖区内50余处风险点进行全方位“体检”。他们用脚步丈量安全,以细致的排查将风险降至最低,生动践行着“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
电白区社区志愿者协助转移群众。
“不漏一户、不落一人”是风雨中最温暖的承诺。志愿者深入开展“敲门行动”,重点关照独居老人、留守儿童、残疾人等特殊群体。
电白区星辉志愿者协助转移群众。
在茂南区羊角镇黎明村,党员志愿者合力将一名瘫痪在床的群众连人带床安全转移;官渡街道的党员志愿者为急需药品的老人奔波购药;电白区星辉志愿者服务队耐心说服并协助行动不便的老人转移;高州市石仔岭街道的社工则运用专业方法,成功安置独居困难人员和困境儿童。
一次次耐心地劝导、一趟趟小心翼翼地搀扶,确保了危险区域人员的安全转移,累计超3000人次。
当台风过境,风雨稍歇,志愿者又立即投入到抢险救援和灾后恢复工作中,助力家园重建。
救援队发挥专业特长,清理倒伏树木。
专业救援,保障畅通。信宜市天柱救援队发挥专业特长,携带工具清理倒伏树木12处;化州市合江镇志愿者协会与小草协会的应急救援队、茂名市义工协会的滨海义工们也在灾后第一时间投入清障。他们以娴熟的技能和高效协作,快速畅通了道路,恢复了城市秩序,展现了专业志愿服务的价值。
化州市志愿者全力保障交通畅通。
茂名市展翼志愿者协助城管部门搬运断木。
暖心服务,筑起避风港。在化州市丽岗镇等应急避难场所,志愿者用周到的服务营造出风雨中的温暖之家,分发物资、安抚情绪。这些细微之处的关怀,让志愿服务充满了人性的温度。
高州市双百社工在安置点为群众提供服务。
风雨过后,志愿者不顾疲惫,转身投入新的战场。茂名市展翼志愿者服务总队组织80余人次清运垃圾、进行环境消杀;电白区蓝天志愿者协会冒雨加固雨花家园长者饭堂,守护老年群体安全。他们不怕苦、不怕累的连续作战精神,感动着每一位市民。
电白区蓝天志愿者在长者饭堂开展垃圾清理工作。
在抗击超强台风“桦加沙”的过程中,从党员志愿者到专业救援队,从社区工作者到普通市民,无数人挺身而出,用实际行动弘扬了志愿精神。这些穿梭在风雨中的身影,用一次次的弯腰搀扶、一句句的叮咛嘱咐,将关怀落到实处,用行动诠释了“风雨无情,人间有爱”的真谛。他们不仅是台风的防御者,更是温暖的传递者,用爱心和责任筑起了一道道坚固而又温暖的防风屏障,让志愿精神在风雨中熠熠生辉。
来源:南方+(文/南方+记者 叶洁 通讯员 何伟锋)、茂名发布
初审:刁爱惠
终审:林宏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