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文明创建

2025年第一季度“广东好人”茂名市推荐人选名单公示

  时间:2025-01-26 14:34:33


2025年第一季度“广东好人”茂名市推荐人选名单公示


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选树道德典型,弘扬传统美德,根据省文明办的工作部署,结合我市工作实际,市文明办组织开展了2025年第一季度“广东好人”推选工作。经各地各部门推荐、集体评议、资格审查,我办确定了2025年第一季度“广东好人”推荐人选名单。为体现公平、公正、公开原则,现将推荐人选及候选人名单、简要事迹予以公示。


公示时间为2025年1月26日至2025年2月7日。在公示期限内,可通过来信、来电等形式,实事求是反映公示对象的情况和问题。


联系电话:2910070

电子邮箱:2910585@163.com

联系地址:茂名市油城五路28号市委大院市文明办

邮编:525000



茂名市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2025年1月26日






2025年第一季度“广东好人”茂名市推荐人选名单
见义勇为类别

李冬铭    茂名市茂南区新华街道社工站业务副站长

黄  宇     茂名市茂南区新华街道新华南社区居委会书记、主任

黄开媚    高州粤海水务有限公司安装维修班副班长


助人为乐类别

吴燕梅    广东省荔乡纯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

刘付比文    茂名市烟草专卖局稽查员

王洪雁    电白区萤火虫志愿者协会会长


孝老爱亲类别

柯小颜    茂名市茂南区高山镇文秀村委会转位村村民


敬业奉献类别

郑珊廷    中国石化集团电工技能大师、茂名石化电气部副班长

薛永嘉    广东梅舞嘉音艺术培训中心有限公司音乐总监、茂名市音乐家协会主席

宁钰萍    化州市第三中学教师、非遗传承人




2025年第一季度“广东好人”茂名市候选人简要事迹




一、见义勇为类别

李冬铭、黄宇
李冬铭,男,1995年11月生,现任茂名市茂南区新华街道社工站业务副站长。

黄宇,男,1988年2月出生,共产党员,现任茂南区新华街道新华南社区党总支书记及居委会主任。

2024年7月9日21时,正值车流高峰期,李冬铭与黄宇骑车途经茂名西站广场路段时,发现一名男子晕倒路中央。李冬铭果断停车,迅速上前查看男子生命体征并尝试唤醒。黄宇则在周边快速设置临时路障,指挥车辆绕行,同时拨打报警电话。等待救援时,李冬铭按120医护人员电话指导,小心为男子清理呼吸道,并密切关注呼吸、心跳,进行初步救治。黄宇立即将自己的电瓶车推到马路中央,临时拼凑出一个简易却又至关重要的路障,一只手拿着开闪光灯的手机,将手臂用力地来回挥舞,指挥过往车辆绕行。很快,民警和医护人员赶到,李冬铭和黄宇上前详述情况,又协助将男子抬上担架。幸运的是,男子苏醒,称携有药物无需就医。确认男子无大碍后,他们才安心离去。李冬铭和黄宇在危急时刻挺身而出,以果敢行动保障了他人生命安全,传递了社会正能量,彰显了新时代青年责任担当。


黄开媚

黄开媚,男,1988年7月出生,是一名退役军人,现就职高州粤海水务有限公司。

2024年8月2日下午,在茂名市化州市S284省道石湾高速路口高架桥附近发生一宗严重车祸,事故车辆迎头撞击水泥隔离带导致车头损毁严重,左右前门严重变形,车辆汽油机油洒落一地,车内人员被气囊和方向盘严重挤压且在巨大的撞击冲击力下导致神志不清,无法自行脱困。此时正值中午,烈日当头,被撞车辆随时有起火和人员缺氧的危险。就在这危急时刻,当时黄开媚正在上班途中路过此处见此危机情况,作为军人出身的黄开媚义无反顾,冒着车辆随时着火和被后车追尾的危险及时伸出了援助之手,黄开媚用尽九牛二虎之力才把车门扳开,黄开媚先把伤势严重的副驾座人员解开他的安全带扶他到路边安全区域坐着,然后立即返回车辆营救司机,黄开媚用日常所学的安全应急知识全力将两人从严重变形的车中救出,将两人抱至路边树荫下,避免了二次伤害随后拨打了120电话。交警和120车辆到达交通事故现场,黄开媚帮忙抬伤者上救护车才放心上班去,经过医院对其2人手术救治才保住了性命。



二、助人为乐类别

吴燕梅
吴燕梅,女,1988年8月生,广东省荔乡纯食品有限公司法人。

吴燕梅热心公益,从2000年开始做义工,23年来,投入100多万元,探访了800多户困难残疾人及留守儿童家庭,改善残疾人家庭环境,做好留守儿童的心理疏导,为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2023年3月,吴燕梅对几乎不可能就业的重度残疾人刘某3姐弟进行网络直播培训并实现就业,月收入超过3000元,由此萌生了帮助更多重度残疾人就业的想法。

2023年5月,吴燕梅投入400多万元,同步建设广东省一级农村残疾人就业帮扶基地、茂名市荔乡纯创业孵化基地、茂名市茂南区荔乡纯职业培训学校,构建“互联网+”的经营模式,培训适合残疾人群体的直播带货、短视频营销等技能,同时打通残疾人、健全人、网络达人之间的资源对接桥梁,集培训、创业就业于一体,助力残疾人就业创业。2023年12月以来,培训了200名重度肢体为主的困难残疾人,全部开了网店,间接带动就业500人;吴燕梅公司65名员工中,有38名是重度肢体残疾人,月薪2000-5000元;创业孵化基地在孵创业实体21户,吸纳50人就业。在助残扶贫、助力乡村振兴等方面做了大量实实际际的工作。

刘付比文
刘付比文,男,1984年5月生,茂名市烟草专卖局专卖办稽查员。

刘付比文于2020年转业至茂名市烟草专卖局,虽脱下军装,却从未改变军人本色和党员初心,多次在危急时刻挺身而出救助他人。2024年3月10日晚,他从乡下返回市区途中,发现一名4岁女童与家人走散,正在公路上哭泣奔跑,情况危急。他停车了解情况后,果断决定送其回家。经过耐心沟通和寻找,终将女童安全送回3公里外的家中。2022年10月8日晚,他目睹一辆轿车失控撞树翻倒,车头冒烟,车内人员被困。面对随时可能爆燃的车辆,他毫不畏惧即刻下车,徒手扒开破碎的车窗,将已昏迷的司机救出。同年11月14日,他在郊外路段发现一名老人横卧于路中,其时天色已晚行人稀少,他毫不犹豫下车报警并扶起老人,直到确认老人无碍后,又主动护送老人回村。他见义勇为乐于助人的事迹,得到了干部群众的广泛认可和赞誉。

刘付比文荣立个人三等功,获得“基层优秀干部”“优秀士兵”等荣誉称号。


王洪雁
王洪雁,男,1982年11月生,茂名市电白区萤火虫志愿者协会会长。

2014年,王洪雁加入电白区义工协会,并逐步成长为当地志愿服务的中坚力量。2018年创建并发展壮大电白区萤火虫志愿者协会,他坚持“燃亮自我,传播爱心”的信念,积极带动身边的人参与各项志愿服务活动,用实际行动践行志愿精神。不断开拓志愿服务领域,统筹整合各种公益活动,创立完善多个公益项目,发起“在路上,爱同行”关爱流浪者公益项目、“放飞乡村孩子的梦想”志愿服务项目、“深山里的牵挂”关爱麻风病康复老人项目等。在疫情期间及城市创文期间,王洪雁带领协会起到了急先锋的作用,哪里需要就到哪里去。十年来,王洪雁以无私的奉献精神和坚定的社会责任感默默耕耘,带领志愿服务团队用萤火点点之光,温暖需要帮助的人们,也激励更多的人加入到志愿服务的行列中来。

2018年荣获"第二届感动茂名十大网络人物提名奖″、“茂名志愿服务行动先进个人”称号;2020年荣获"茂名志愿服务行动最美志愿者"称号;2022年荣获第五届"茂名市道德模范提名奖″、"茂名市好心志愿者″称号;2023年荣获"茂名市最美生态环保志愿者″称号。




三、孝老爱亲类别


柯小颜
柯小颜,女,出生于茂名市茂南区高山镇文秀转位村,今年五十六岁,是转位村一名村民代表。

自结婚后,柯小颜便无怨无悔地扛起了照料公婆,操持家务的重担。多少年来,无论春夏秋冬,她总是做着同样的事情,日复一日地照顾瘫痪家婆的生活起居,无怨无悔。多年的朝夕相处和婆媳生活,使她们婆媳的感情更加深厚,使柯小颜更加深深的理解了“孝顺”的含义:做为儿女,要做到尽善尽美的“孝顺”是不容易的。

柯小颜不仅是个好媳妇,还是个好邻居、好妻子、好母亲。她乐于相助,与邻里和睦相处;一个人担着照顾家庭和家婆的重担,却从没有向丈夫发过一句抱怨。左邻右舍的邻居都说她是一个挑着灯笼也找不着的好儿媳。除了对家庭尽心尽力后,她还积极带头参与防疫中排查路口值守志愿工作、“九九重阳节”敬老活动、参加村委会各种各样的活动支持村委会的工作等。“自己作为一名转位村村民代表,作为村集体的一员,为了村中事业发展,积极发挥自己带头作用,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柯小颜说。简单朴实的话语,透出她质朴的感情世界。



四、敬业奉献类别

郑珊廷

郑珊廷,男,中共党员,1971年10月出生,中国石化集团公司电工技能大师,茂名石化电气部炼油电气车间北站区域班副班长。

郑珊廷刻苦钻研,不断提升理论和实操能力,练就了一看到故障就能判断出故障点在哪里的“看舌辨病”的绝活,在中央企业职工技能大赛维修电工决赛中夺得银奖,成长为系统内小有名气的“电王”。他担当尽责,先后参加了多个变电站建设和重大技改技措项目,利用“郑珊廷技能大师创新工作室”,牵头组织攻克1号重整抗晃电接触器控制电源改造、石蜡和白土成套控制设备继电器国产化攻关改造等20多项技术难题,为公司节约成本和创效共300多万元。他爱岗敬业,只要生产有需要,那里就有他的身影,护航电力系统安稳运行。他用心传承技能,依托工作室开展导师带徒活动,结对师徒80余对,并建立5个核心团队培养青工骨干,2人在集团公司电气类竞赛获奖。

郑珊廷曾获全国技术能手、中央企业技术能手、中国石化技术能手、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广东省首席技师、茂名市劳动模范、茂名市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薛永嘉

薛永嘉,男,1981年1月生,茂名市茂南区人,广东梅舞嘉音艺术培训中心有限公司音乐总监、青年词曲作家、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广东省文旅厅特聘群文作曲家、茂名市人大代表、茂名市音乐家协会主席。

薛永嘉从艺23年,一直坚守在音乐创作和教学的基层一线,为社会文化建设培养人才做贡献。截至目前,已有3000多人陆续从他的机构学艺成才,追逐着他们的艺术梦想。作为一名老师,他从来都是从容自如,默默守护着孩子们的艺术道路。

用心培养艺术人才的同时,薛永嘉热心回报社会。薛永嘉全心扎根广东茂名,为这片土地不辞劳苦默默耕耘,每个学生成功的喜悦就是他最好的回报。每年薛永嘉都会跟随市委市政府深入农村开展“送戏下乡”活动,每年公益演出20多场次。此外,薛永嘉还经常参加各种义演活动,为困难群众和病患筹款,他为志愿者服务站和镇街默默无闻捐资捐物,不留回响。

坚持传帮带,做好“同频共振”传播者。作为广东省宣传文化能人、基层文艺工作者,他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创作水平的同时,还积极培养更多热爱音乐、有志于从事音乐创作的年轻人。音乐路上,薛永嘉的作品多次在国家级赛事中获得优异成绩,包括文化部群星奖、两届广东省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鲁迅文艺奖等。先后为茂名这座城市创作20多首本土特色歌曲,助力茂名竞演央视“魅力中国城”成功获冠。

薛永嘉荣获“中国文联研修院学习标兵”“中国文联青年扶持计划人才”“广东省宣传文化能人”“广东省特色社会主义优秀建设者”“粤港澳大湾区文艺新星”“广东省优秀音乐家”“市管专家和拔尖人才”“茂名市名家工作室”“茂名市道德模范”等称号。


宁钰萍

宁钰萍,女,1980年10月生,广东茂名化州市第三中学音乐、舞蹈教师。

2004年至今,宁钰萍师从非遗“化州跳花棚”国家级传承人张振谦,学习、传承、推广“化州跳花棚”。她先后17次跟随师傅前往跳花棚发源地长尾公村深挖、整理跳花棚,使濒临失传的“化州跳花棚”焕发生机,成为茂名非遗文化名片。她大力推动非遗进校园,协助化州市非遗中心,成立了七个校级实践基地,创编的跳花棚课间操、早操,成为各校的常态操。她将跳花棚编成广场舞,在全市13个镇(区)巡回推广,参与学习的老百姓4000多人;创编的22个非遗舞蹈类作品获得省、市各级奖项,受邀到北京、珠海、佛山等27个地市展演,受到各级领导、当地群众的高度好评;主持或参与了4个省、市非遗课题研究,撰写的12篇非遗论文发表在省级刊物,参编非遗舞蹈教材1本,主编非遗校本教材2本。2024年宁钰萍参与“化州跳花棚”守正创新展演的创作改编及主力演出,获得省领导认可。

宁钰萍荣获“广东省美育工作专家(非遗方向)”、“广东省优秀指导教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跳花棚茂名市级代表性传承人”、“茂名市第二批业余文艺创作人才(舞蹈类)”称号。



来源:文明茂名

编辑:黎永艳

初审:刁爱惠

终审:廖明豪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