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有许多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想帮他们增加科普知识,该找哪个公益组织?社区老年人想学习智能手机使用方法,该找谁来授课……日前由天津团市委、市青年志愿者协会主办,河西区团委承办的社区活力空间公益项目发布会上,5个公益组织与多个社区签署志愿服务协议,实现了社区服务之“需”与公益组织之“供”的精准对接。(11月23日中国文明网)
志愿服务,从本质来说是一种无私奉献的行为,也就是给予对方关心、帮助或服务等而不索取任何报酬,这与其它按照市场规律提供的社会化服务是迥然不同的。正因为如此,志愿服务在某些时候就可能存在“市场失灵”问题,也就是志愿服务一方热情高涨,而需求者却相对较冷的局面。
有时人们会看到志愿服务者在社区设点提供服务,但周边居民前来咨询的却较少,有时甚至几乎没有。其原因是什么?这既不是志愿服务不受欢迎,也不是居民不喜欢志愿服务者,而是双方的“供”与“需”之间出问题了、脱节了。比如志愿者提供的是修理半导体服务,而居民想学习的却是如何使用智能手机,两者不在一个频道,又怎么可能发生共振呢?又怎么可能共同奏响文明之曲呢?而要实现双方的共鸣共振,显然需要解决好志愿服务的“供”与居民的“需”的有效对接,积极实施志愿服务供给侧创新改革,实现志愿服务的精准化。
在天津社区活力空间公益项目发布会上,有5个公益组织与多个社区签署志愿服务协议,该协议的主要目标就是解决了社区服务的“需”与公益组织的“供”的精准对接。社区服务“点单”,志愿服务“上菜”,志愿服务的“菜”自然就更合居民的胃口,“菜”自然就会受到居民欢迎,志愿服务也就会更温馨更温情。报道中,天津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自然观察团队”的30多个成员,能够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设置课程,增加孩子们的科学知识;而下瓦房街福建路社区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科普知识比较匮乏,两者之所以能签署服务协议,其最大契合点就是供与需的有效对接。试想,如果换成其它的志愿服务队,情况可能就会大相径庭。
这些年来,我国志愿服务获得了长足发展,志愿服务也在不断向纵深发展,不仅树立志愿服务的品牌形象,而且也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力量。那些服务于国际性会议的志愿者们,还受到了与会者及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但实事求是地讲,当前志愿服务供需矛盾并未完全理顺,有些志愿服务内容和形式与百姓需求脱节的问题仍然存在。这需要积极借鉴“点单上菜”式服务模式,不断强化志愿服务与社区需求的有效衔接,进一步提高精准志愿服务水平。同时,还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手段,开发志愿服务APP,提高精准对接效率,将志愿服务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总之,“点单上菜”式志愿服务,实现了志愿服务供与需的精准对接,志愿服务质效进一步提升,不仅会增强居民获得感,还会收获更多温馨和温暖。
(木子礼)来源:文明论坛·道德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