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7月,信宜洪冠镇垌头小学建成的南网知行书屋,迅速成为孩子们课间、放学后的学习乐园。在乐园里,百科全书、漫画小说、经典名著、网上课堂应有尽有,让孩子们眼界大开。
润物无声,花木逢春。如今,南方电网广东电网公司已建成投用10个“南网知行书屋”,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持续开展“光明学堂”、“金秋助学”等志愿服务和捐书助学活动,为深山里的孩子打开通向世界的另一扇窗。
“孩子们的笑容,纯净得让人心动”
傍晚时分,坐落在山脚下的垌头小学分外安静。10岁的曾祥惠留在空荡荡的教室里,一笔一划地抄写生字。曾祥惠就读的垌头小学,是广东茂名信宜市洪冠镇最偏远的一所非完全小学,至今已有49年办学历史。这里四面环山,物质生活条件艰苦,来校的老师常常是含泪而走。
在大山深处,孩子们很难接触到外面的世界。曾祥惠去过最远的地方,就是东莞——那是父母常年外出打工的地方。几年下来,她已慢慢适应了与父母每天见面的方式——视频连线。在垌头小学,像曾祥惠这样的孩子还有很多。让孩子留守农村,是垌头村很多家庭的无奈选择。
垌头小学距离茂名信宜市有50多公里,出村全是蜿蜒的山路,生活、交通极为不便。学校包括校长在内,一共只有5位老师,人数最多的一个班,也只有9个学生。
3年前,年轻的女老师冯炎来到垌头小学,因为地偏人稀、条件艰苦,忍不住流下了眼泪。刚来时,父亲总劝导她:“熬一熬,日子总会好起来的。”随着时间推移,冯老师开始慢慢静下心,观察身边的孩子,“他们脸上天真烂漫的笑容,好像天使一般,纯净的让人心动。”
“在操场上,孩子们围过来交作业的时候,看着他们期待的眼神,心里不是滋味,让我决心留了下来。”冯老师说,自己慢慢习惯甚至爱上了这片宁静的空间,“学生少,我们至少可以一对一辅导,直到他们把不懂的弄懂为止。”
“与城市的学生相比,他们缺少的是资源和机会”
俗话说,人穷志不短。南方电网广东茂名供电局驻茂名信宜市洪冠镇垌头村驻村第一书记兼工作队队长何志辉来到村里后,除了帮助村里实现产业脱贫外,也经常往学校跑,看看学校缺什么,能为学校做些什么。在他眼里,垌头村的孩子既具有学习的天赋,又不失少年的纯真,“他们与城市的学生相比,缺少的是资源和机会。”
在村里,何志辉仿佛看到了过去的自己。何志辉从小在农村长大,家里有五兄弟,他排行老二。为了供他读书,读书不多的父母常年干苦活,大哥辍学,弟弟在外打工。
上大学时,他在图书馆偶然借到了《平凡的世界》,三天时间就如痴如醉地读完了,深受触动:“生活再多苦难,也不能放弃,要有颗平凡的心,凭着自己的激情和努力去改变现实。”
在一次会议中,他听到筹建南网知行书屋的计划,内心十分激动。会后,他立即驱车2个半小时,从茂名市区赶往垌头小学,征求学校的意见。
“这是大好事啊,学校全力支持。”得知这个消息,在垌头小学待了30多年的校长曾立清兴奋不已,立即带着何志辉一起去勘察场地。经过考量,学校决定从为数不多的四间教室中腾出一间来。
选场地、出设计图纸、做预算……一天时间,何志辉就弄好了一份申请报告递交上去。
按照“实用、接轨、见效”理念,垌头小学的南网知行书屋从建设到书本购置,都体现了高标准、现代化、多功能的特点。书屋所采购的书籍包括幼小衔接类、科普类、小说类、绘本等1500多本,益智棋类10多种,另外还配置了一台65英寸的触摸屏教学一体机电视机以及电脑等信息化产品。
“至少,让孩子们有条件可以跟城市的孩子去竞争。”何志辉说,对孩子最大的关爱就是教育,让他们有更多的学习途径和机会。
“孩子的话语多了,我很欣慰”
2020年7月28日,垌头小学一片欢声笑语。这一天,垌头小学的南网知行书屋正式揭牌并移交小学使用。
“一做完作业,学生就会问,可以去书屋吗?”从城市来到这里任教的语文老师李飞琥说,孩子们看书的时候,眼睛都是发光的。
有了南网知行书屋,垌头小学的老师开始改变上课方式,将外部优质资源带进山里。学生跟随“屏幕”上课后,愈发爱提问题。
“妈妈,你知道吗,为什么南方种水稻,北方种植小麦吗?”“妈妈,我终于明白,为什么我们这边是白天,美国那边是黑夜了。”去年,李佳从工厂离职回到垌头村后,欣喜地发现,孩子的话语多了,日记中的内容不再是消极情绪,而是多了许多学习生活趣事。
李佳说,爷爷奶奶干农活晚归的时候,两个孩子会主动盛好饭菜,等着爷爷奶奶回来再一起吃。通过阅读,孩子们不仅看到了更多东西,也学会了分享和沟通,这是令她最感欣慰的。
在信宜市去年下学期的期末统考中,垌头小学四年级的9个学生有3人取得英语满分;在洪冠镇14所小学的教育综合评价中,垌头小学名列前茅。“相比物质上的帮扶,更应该注重精神扶持,南网知行书屋投用时间不长,却逐渐成为孩子们精神世界的重构者。”垌头小学校长曾立清说,即使书屋作用有限,能影响的或许只有几十个孩子,但对于这些孩子而言,意义重大。
来源:茂名日报
作者:记者 王霞 通讯员 黄勇华 孔德淇 叶泽
编辑:杨永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