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文明创建

“好心文化”润泽心灵 “好心精神”蔚成风尚

  时间:2021-03-01 17:17:38


志愿者帮助市民过马路。 茂名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李颜东 摄.jpeg

志愿者帮助市民过马路。 茂名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李颜东 摄


  近年来,我市把弘扬“好心”文化、打造“好心茂名”城市品牌作为内聚人心、外树形象,塑造城市灵魂、推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的重要抓手,努力提升市民素质和城市品位,让“好心”文化成为弘扬城市文明的主旋律。


源远流长大力弘扬好心文化


  我市“好心”文化历史积淀深厚,传承发展源远流长。晋朝名士潘茂名悬壶济世、治病救人,与南北朝时期冼夫人,历经梁、陈、隋三代,其毕生致力于祖国的统一、民族的团结的“唯用一好心”精神及事迹,相辅相成,共同发展形成了“好心精神”。我市结合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大力挖掘梳理“好心文化”蕴含的核心理念、人文精神和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进行创新发展,增强全市人民对“好心”精神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将城市建设、城市管理根植于“好心茂名”等优秀传统文化之中。

  将好心精神制成文艺经典。我市深入实施《茂名市冼夫人文化成长纲要》,打造冼夫人影视文化城,联合省新闻出版广电局、省教育厅启动了冼夫人电视连续剧《巾帼传奇》、动漫《好心宝宝之冼夫人》、动漫图书的拍摄创作,以及《茂名汗青文化成长丛书》编写项目,正式上线冼夫人文化研究网。积极鞭策茂名文化“走出去”,组团加入了文博会等省域大型展会,开展了“冼夫人文化海外行”活动,让“好心”文化走得更深更远。


擦亮城市名片打造“好心茂名”品牌标识


  漫步在城市各个角落,处处可见代表我市城市形象的“好心茂名”徽标。通过举办“好心茂名”徽标征集活动,并设计制作了“好心茂名”徽章、公务名片等系列宣传品,推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广泛应用“好心茂名”徽标(LOGO),将“好心茂名”城市形象传播到国内外。

  在城市规划设计、城市空间设计和城市名片中植入“好心”文化元素,提高好心茂名的辨识度。在露天矿生态公园开展“好心阁”、“好心湖”建设,聘请名家以好心湖为背景创作《好心赋》;推动“好心文化”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打造小东江“好心茂名”主题景观带,全市建成“好心公园”“好家风公园”共200多个,并启动了“好心书屋”建设,融入了冼夫人、潘茂名等文化元素,将好心精神建设成为看得见、摸得着的风景线。

  另外,还在包茂高速进入市区的近8公里长的茂东快线,利用道路两侧路灯柱发光灯箱统一发布展示城市特色标识“好心茂名”徽标(LOGO),夜色弥漫、霓虹璀璨,让人眼前一亮。用文化底蕴润泽城市文明,市民感受最深。“生活在这座充满文化底蕴的城市感到很自豪,自己在外求学工作的时候,时常与朋友谈起家乡的巨大变化与发展,邀请他们到这座‘好心’之城做客,”市民林先生表示热爱家乡的“好心”文化。


践行“好心”精神大力培育“好心”文化风尚


  虽是深冬,茂名大地吹来缕缕文明新风,吹进群众的心坎上,让文明之花绽放在每个角落。我市广泛开展“好心茂名人”“好心茂名家庭”和“好心党员、好心员工、好心邻居”等“好心茂名”系列评选活动,大力树立各类道德先进典型。目前,我市已有16人获评“中国好人”、43人获评“广东好人”,高州勇救小孩的返乡女警、化州“最美单眼女孩”陈晓婷、茂名市福利院“院长妈妈”李兰等多个先进人物的事迹在中央、省主流媒体报道。带动整个城市形成更为浓厚的“好心”社会风尚,让“好心茂名”更加名副其实。

  将好心精神融入市民生活。广泛开展“好心超市、好心社区、好心企业、好心医院”等创建活动,形成全市干部群众践行好心的良好氛围。茂名滨海新区开展“好心超市”创建活动,超市每卖出1斤猪肉就有3毛钱、每卖出1斤蔬菜就有3分钱将用作扶贫基金,由当地扶贫办统一发放给扶贫户,预计每年可筹集20至30万扶贫资金。

  将好心精神升华志愿服务。在扶贫济困、帮孤助残、传播精神文明等领域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志愿服务体系,全市拥有注册志愿者达93.7万名,注册志愿服务组织及团体7598个,志愿红袖章、红马甲成为跳跃在大街小巷的动人音符。去年以来,全市组织开展社区便民服务、清理“牛皮癣”、文明交通劝导、慈善公益、扶贫济困等一系列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志愿服务活动,送服务进百姓门,温暖百姓心。“经常看到身穿红马甲的志愿者出现在大街小巷,帮助居民解决问题、清洁家园等等,让我们居住的环境变美了,也为城市增添了一份温度和感动。”乙烯北社区的陈伯笑言。


  来源:茂名日报

  作者:记者 黄静渊

  编辑:杨永新


0000 960价值观800.jpg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