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水绕村、楼房林立、村容整洁的化州石湾博带村。 本报记者甘杨松摄
寻访 茂名乡村振兴样本
沿着总书记指引的道路奋勇前进
开栏语
茂名网讯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乡村是一个可以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近年来,我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涌现出一批各具特色的“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美丽乡村。为总结这些乡村振兴发展的先进经验,茂名日报近期聚焦“茂名乡村振兴样本”,组织记者深入各地农村采访,采写了一批“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充满浓郁生活气息的报道,从今天起刊发。
村民:党小组是村里的主心骨
化州市石湾街道博带村是一个革命老区村庄,近年来,博带村从一个落后的村庄发展成为茂名市“十大美丽乡村”之一,当地村民说关键在于有一个敢于担当的坚强的党小组,党小组是村发展的主心骨。
5月中旬,记者来到化州市石湾镇博带村,群山环抱下的革命老村庄,天君堂革命历史纪念馆在诉说着革命时期不平凡的历史故事,千年古榕林参天盛长,依然焕发着勃勃生机,如玉带环绕村庄的石湾河孕育了一代又一代博带人。
在博带村荷花池旁,两位80多岁的老人在树下乘凉,看到记者一行,她们都很热情的打招呼。一位老人开心地说:“现在村里环境越来好,再过两三年又会大变样,以后的日子会越过越好。”
博带村是广东省级新农村示范片的主体建设村之一,如今省级新农村建设各个项目正在有序推进中。青山碧水环绕,桃林郁郁葱葱,荷花池散布着玉盘似的荷叶,鱼儿在畅游,一排排具有岭南特色风格的建筑群映入眼帘,美丽的新农村已初具规模。
党小组帮扶村民走上致富路
博带村198户,1325人,在过去,该村是一个人多地少,温饱问题都难以解决的贫困村。如今,户户住上了楼房,不少人在外有了蓬勃发展的事业。
变化是如何产生的呢?在博带村采访时,博带村长温叙丽告诉记者,因为有一个好的党小组,带好一村人,改变了一座村的落后面貌。
据介绍,在改革开放初期,为了改善生活,该村温冠锋、温亚文等一批党员率先大胆走出去,经过艰苦拼搏,取得了一番成就。上世纪90年初,博带村3名党员自发成立了帮扶合作党小组,至今发展为16名成员。在党小组的带领下,通过一帮一、一带一的方法,村中大部分人在广州、深圳等地都有了一番事业,走上了致富路。
“党小组时刻关注村庄的发展,是我们村新农村建设的领导核心,并以超前的意识高标准对村里进行了规划。”温叙丽说,在党小组长温冠锋的召集下,在外的村民都纷纷支持家乡。“我们的环村公路、路灯、村委会办公室,还有博带河护栏等都是我们党小组自筹资金建设。”
村庄美化村容村貌大变样
“现在村的环境得到很大改善,在这里住得很舒适。”博带村前任村长温龙生说。不熟悉博带村的人很难想象,如今干净整洁,村路通到家门口的的美丽村庄,曾经这里是脏乱、踮脚无路的村庄。
新农村建设以来,博带村的面貌焕然一新,环境改善,村子越来越宜居,行走在博带村,无论是道路两侧,还是村民的房前屋后,都很难发现一片垃圾。
垃圾都去哪了?
“我们村设置了22个垃圾桶,而且建设了垃圾池。”温叙丽介绍,该村制订了卫生公约,村民每天按时将垃圾进行分类投进垃圾桶,保洁员将定时对垃圾进行清理转运出去。
在博带村的荷花池旁,钩机和拉土机正在忙碌作业,工人们正在铺设黑色管道。温叙丽告诉记者,这是村里的雨污分离工程,建好以后,村里的环境将进一步改善。
据温叙丽介绍,该村2015年开始规划建设新农村,先后投入资金两千多万元,建设了博带环村公路、博带拦河坝、硬底化篮球场、天君堂革命历史纪念馆、荷花池等一系列文体、水利、交通基础设施。
“为了让村子看起来更加美观,我们正在对房屋的外立面进行改造,统一建筑风格。”博带村干部温超文指着荷花池旁一排排红砖绿瓦的楼房向记者介绍,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该村对80多栋楼房进行外立面改造,目前已完成60多栋。一排排岭南特色的楼房置于青山绿水中,尽显生态秀美的田园精致。据介绍,2016年,该村被评为了茂名市“十大美丽乡村”。
发展现代乡村旅游
推动产业强村
美了环境,村子也要真正富起来。乡村振兴,要有产业做支撑。“目前我们正在推动产业强村,增加村集体收入。”温叙丽说。
博带村是革命老区村庄,并拥有大片的古榕树林,文化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据了解,该村将以文化为特色,计划将村中农田、山地收归博带经济合作社统一管理,打造集参观、旅游、餐饮、酒店等于一体的生现代农业观光旅游。
在温叙丽的带领下,记者看到通过治理的博带河,河床宽阔,流水清澈,河岸建好护栏,河岸旁的参天古榕林,树影婆娑。“我们将以博带河为载体,沿线打造水生态观光。”温叙丽说,该村计划在博带河打造亲水平台,设置游船;在博带河岸建设民俗广场和生态采摘园,游人沿着博带河泛舟,既可以欣赏沿线的特色景观,又可以感受田园风光。
在博带村村委前的一片耕地,温叙丽告诉记者,这是花田公园种植区,今年春节期间该村种植的150多亩格桑花海,免费对外开放,吸引了5万多人前来观光游玩。“接下来我们计划种植一些既具观赏性又可以采摘的花木品种。”
围绕着省级新农村示范片,博带村对原有的博带剧场进行搬迁,改建成为具有浓郁地方特色跳花棚戏剧广场;打造红色文化体验园;集约村集体土地建设40亩樱山桃花公园和150亩花海;投入30多万在博带河两岸和荷花池安装灯饰;打造商业街等,致力发展现代田园观光旅游业。“我们村将打造成为4A景点,明年完成所有新农村建设项目,我们就开始有创收了。”温叙丽高兴地说。
策划统筹:李黔 邓义深
执行:寻访茂名乡村振兴样本采访小组
记者手记
夯实基层党建
引领乡村强起来
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坚强的基层党组织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组织保障。在博带村记者看到,党小组是该村发展的主心骨。“党小组是我们村的核心组织,负责商议村中发展的大小事。”博带村长温叙丽说出了党小组在该村的重要作用。
记者走访了解到,在博带村,帮扶合作党小组充分发挥了战斗堡垒的核心作用,党小组成员也在不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通过“一帮一,一带一”的方式,带领村民走上致富路。
在该村的新农村建设中,党小组长温冠锋带领党小组筹资金、集约土地、跟项目进度,制订乡规民约,激发村民参与建设的热情。记者发现,强大的党组织,关键还是有好的“领头羊”。博带村党组织虽然只有16人,但在温冠锋的带领下,充分发挥了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作用,将村庄建设成为了美丽新农村。因此夯实党建,可以给乡村振兴装上了动力强劲的火车头,带动村民致富奔小康。
本报记者张彩霞 邓义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