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吹稻浪香。夏日里,阳光下,稻穗沉甸,闪耀着金灿灿的丰收原色,一片接着一片的稻田皆已进入了收割期。在希望的田野上,人们沉浸在收获的喜悦之中。
这是茂名晚报日前向读者展现的信宜绿色高效水稻种植的动人情景。今年上半年,该市水稻种植26.23万亩,预计总产量12.6万吨,其中神9优28,亩产干谷1210市斤;Y两优3089,亩产干谷1266市斤,良种贡献率大于95%,彰显了现代科技对提振农业生产和助推乡村振兴的撬动作用,对唤醒农耕文化记忆建设美好乡村予以有益启示。
现代农业科技的点石成金作用,在信宜绿色高效水稻种植中得到充分体现。水稻种植是人们再熟悉不过的传统产业。把中国人的饭碗捧在自己的手里,信宜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绿色发展战略,根据“八山一水一分田”资源禀赋,让现代科技提升土地收益,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该市与相关大学、科研机构开展合作,研发适合信宜山区种植的水稻新品种,通过坚持不懈的引进、改良、示范,实现水稻种植连年增产增收。更为可贵的是信宜市在向农民传播普及现代农业科技知识上的扎实功夫,不仅通过举办种植技术培训班让农民掌握科学种植技术,而且组织技术人员开展田间指导,手把手讲授水稻免耕抛秧、测土配方施肥、“三控”栽培等先进适用农业技术,使新引种良种水稻普遍取得亩产超1100市斤好成果。一位哲人说过:“土地是财富之母”。以现代经营方式和先进技术发展农业,土地就会成为财富的源泉。现代农业具有较高的技术含量,能否掌握运用先进技术,往往是产业成败的关键。信宜市绿色高效水稻成功开发的实践告诉我们,农民对现代科技的渴望随着参与市场竞争的深化更为迫切。通过农科部门送技术下乡、培训农技骨干、建立现代种养业示范点等渠道推广应用现代农业知识和技术,无疑能为农民雪中送炭,这正是新时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信宜绿色高效水稻种植不仅拓开了现代农业开发的更大空间,而且催生了人们对农耕文化的追忆,打开乡情与乡愁,对重塑乡村文化意义深远。农耕文化源远流长。在南方地区水稻种植与稻米清香,往往是人们乡愁的记忆点。在一些地方,随着大批劳动力的向外转移,造成许多乡村日渐凋敝。伴随水稻种植的萎缩,往往还有农耕文化的流失。振兴水稻种植,不仅让农民看到种粮也能致富的美好前景,而且让农耕文化重新回到广袤的农村大地。信宜一批水稻种植大户专注农耕心无旁骛,不仅成为水稻种植示范标杆,而且以实际行动传播了敬畏土地、精耕细作、勤劳致富的农耕文化精髓。现代农业开发关联性高、带动性强,一户创业成功往往带动上百成千家农户。信宜绿色高效水稻种植得以成功铺开正是得益于这批职业农民的领头羊效应。同时,绿色高效水稻种植,为开发具有农耕文化内涵的乡村旅游提供了新的载体。一粥一饭总关情,在水稻成熟时节,连绵青山之田的金黄稻田、点缀其间的红瓦白墙农家小楼,吸引着各方游客纷至沓来。割稻打谷脱粒,让城里人回到儿时的农家记忆,也让不谙农事的城市青少年体验了耕作的艰辛与收获的欢乐。许多人临走时不忘带上一袋刚收获的大米,让乡愁在舌尖久久回味。这说明在工业化、信息化时代,农耕文明并未湮灭,挖掘传播优良农耕文化,能给予人们更多精神慰藉和心灵滋养。信宜以绿色高效水稻种植为契机,塑造信宜稻米旅游品牌,正是让更多农民在家门口增收致富、弘扬优良农耕文化和推动美好乡村建设的三赢之举。
来源:茂名日报
作者:蔡 湛
编辑:杨永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