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杨珮珮
在信宜市玉都街道文昌这个小村落里,提起罗朋飞,街坊邻里没有不竖大拇指的。他孝敬母亲的故事被当地人传为佳话,孝顺、真诚、善良,这是众人对他的赞扬。作为一名普通老百姓,罗朋飞身上有着感动人心的强大力量。他十三年如一日悉心照料全身瘫痪、无法言语的老母亲,用孝心为家人撑起一片爱的天空,用实际行动诠释“百善孝为先”的中华传统美德。
辞工返乡照顾老母亲
2010年之前,罗朋飞在珠三角普通电子厂里面做着两班倒的工作。每次一发工资,他除了自己生活费用,其余的都寄回给家里人,日子虽平淡却也知足。2010年7月中的一天,罗朋飞刚结束完夜班,接到远在家乡的妻子打来的电话。电话中传来妻子着急的声音,医生诊断母亲患有老人帕金森病,伴随脑萎缩现象,身体不受控制,全身瘫痪不能言语。
霎时之间,罗朋飞感觉晴天霹雳,全身冷汗,脑袋一片空白。母亲早年丧夫,靠着自己种植农产品拉扯大5个孩子,大半辈子都在辛苦操劳着,如今还没开始享受福气就被病魔折磨得不成人样。罗朋飞想着这些,心里满是对母亲的愧疚与心疼。
过去二十几年,都是母亲疼他、爱他,为他遮风挡雨,撑起一片艳阳天。面对家庭的变故,罗朋飞决定要做一个有责任感的男人,切实履行好为人子、为人夫、为人父的职责义务。当时23岁的罗朋飞,毅然决定辞职回家,亲自在家照顾母亲的生活起居,减轻妻子的压力。
像照顾孩子一样细心呵护母亲
照料一位全身瘫痪且不能言语的老人非常不容易,罗朋飞每天凌晨五点起床备好全家大小的早餐,小孩和妻子吃完早饭后外出上学、工作,罗朋飞则继续要花一个多小时打流食,一勺勺地像喂养婴儿一样喂食母亲。
有时候老人情绪不好拒绝进食,他花心思哄母亲张口吞食。食物凉了又炖,炖又凉,罗朋飞从无怨言,只为能让母亲保持必需的营养食物进入肚子。喂食完早餐之后,罗朋飞匆忙赶去菜市场购买一天的食材,回到家又开始每天一次帮助母亲清洗身体的细活。
瘫痪多年,罗朋飞母亲居住的环境和个人卫生始终都是保持着干净,身上没有任何异味。母亲不能言语,身体不舒服没有办法自己表达,但罗朋飞这些年已经锻炼出能从母亲脸部细微的变化就能诊断出母亲的身体状况的“小本领”,尽自己的努力将母亲照顾得妥妥帖帖。
将最美的笑脸献给母亲
2015年初春的一个夜里,老人发烧病得不轻,罗朋飞察觉后急忙收拾好到医院需要的物品,背起老人来到楼下。因为家里没有小车,村里大半夜也打不到车,漆黑的周围更是没有可以帮忙的人。罗朋飞拿着背儿子的肩带,自己背起老人骑着摩托车往市区医院赶。到了医院,医生给老人检查完并打上吊针后,他又困又累地松了一口气。
十三年来,他再忙也把照看老人的事放在心坎上,摆在第一位。罗朋飞悉心照料着母亲毫无怨言,并时常嘱咐孩子要孝敬奶奶,一定要让老人吃好、穿暖。无论遇到什么难心事,他从不在母亲面前表现出来,他面对老人时永远是一张笑脸,让母亲也感受到好心情。
因为自己无法外出工作,家里大小开销均要靠妻子的打工收入以及低保金,随着两个小孩长大,家里开销更加大。罗朋飞为了肩负起日益繁重的家庭生活,做在先、吃在后,收拾完碗筷,顾不得休息,就又抄起农具投入到农忙之中。家里老人经常都赞扬他的田地活做得最好,种植出来的蔬菜清脆可口,果树打出来的果子都比同村里的大和甜。
“德乃人之本,孝为德之先”,罗朋飞用行动践行了这句话。他全心全意照顾母亲的故事,成为村里的美谈。在罗朋飞心里,赡养母亲、回报家人的养育之恩是义不容辞的责任,照顾妈妈也是一种幸福,有母亲在的地方就是家。
来源:茂名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