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2岁的他,是一名党员,是48名孤寡老人的“儿子”,是27名孤儿及家庭困难儿童的“父亲”,是100多名残疾人的师父,还是3000多名义工的会长……
在8月26日举行的“我身边的党员故事”演讲比赛决赛中,化州市盲人庞春明靠自己那双按摩的手,帮助和供养了许多孤寡老幼的故事,令现场的评委及观众深受感动!
他的眼睛看不见光明,但却把光明播撒进孤寡老幼的心间,在过去的12年中,累计供养75名孤寡老人与孤儿,免费为他们提供食宿,给他们一个温暖的家。
盲人按摩师庞春明
48名孤寡老人的“儿子”
1998年,由于视神经萎缩,庞春明彻底失明,那年他刚好30岁,当时的他也曾有过消极的念头,但在家人的劝说下很快便重拾信心、积极面对生活。在母亲的鼓励下,他到广州学习按摩技术。2004年,他回到化州,开办了一间仅有4个床位的按摩店,凭着过硬的技术,他店里的生意还算不错。
2007年,庞春明加入化州义工团,经常下乡慰问老人、帮老人按摩等,通过参加志愿活动,他看到了很多生活艰难的老人,便萌生了开一家敬老中心的想法。“有时候,一进入老人的房间就能闻到非常浓的异味,很多老人都不愿意开窗通风,也有些因行动不便等原因,无法洗头洗澡,所以我就想开家敬老中心,请个阿姨照顾他们,让他们过得好一些。”庞春明说。
2009年3月,庞春明瞒着家里人,用自己的积蓄加上借的一部分钱,租了一栋3层半楼房,办起了一个敬老中心。敬老中心一共有16个床位,先后住过48名孤寡老人。庞春明打理着按摩店,只要一有空,他就回到敬老中心,和老人们一起吃饭,陪老人们聊天解闷,他也时常为老人们按摩捶背,对待每一位老人都像对自己的父母一样。
最让庞春明开心的是,有些老人在敬老中心住了一段时间后,他们的家人或亲戚就把他们接回家了。“通过我的行动影响到这些老人的家人,让他们也一起来孝敬老人,我觉得这是非常值得的。”
27名孤儿及家庭困难儿童的“父亲”
在做义工的过程中,庞春明还了解到,农村有些孤儿不愿上学,经常调皮捣蛋甚至做坏事,于是他又有了成立助学中心的想法。2012年,他开始供养孤儿及家庭困难的儿童。他表示,希望给孩子们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让他们衣食无忧。
罗亚女是其中一个被庞春明用“心灯”照亮的无父失母“事实孤儿”。2007年冬天,她失去家里最后一位大人——奶奶,她和三个年幼的弟弟妹妹悲痛万分、孤苦无依。庞春明得知她家的情况后,给予了她多次帮助。“2008年春节前,庞师傅来到我家,摸到我们的手异常冰冷,他便关切地询问我们的身体状况,当得知我们患病后,他心急如焚,立即决定接我们去他家过年、然后带我们去看医生。”罗亚女表示,2008年春节出奇地冷,但在她与弟弟妹妹们心里,那个年却过得特别温暖。
在庞春明的帮助和影响下,罗亚女和众多受助者一样,不断成长。研究生毕业后,她以急需紧缺人才身份回到茂名这片充满爱和好心精神的热土。为了传承庞春明那至真至善至美的共产党员精神,她还主动申请到农村服务。罗亚女说:“我也要像他那样,竭尽全力帮助他人、服务社会,做好心茂名人。”
从那时起,“敬老助学中心”办得如火如荼,但庞春明肩上的压力却越来越大,每月花销至少1万元。庞春明一共供养了27名孤儿和困难学生,有的读高中,有的读初中、中专、小学,最小的还在上幼儿园。每到开学季,孩子们的书本费、学杂费等都是一笔不小的费用,遇到自己实在没钱时,他就四处向人借钱。庞春明的3个弟弟对他十分支持,当他遇到困难时,也常拿钱帮他。
庞春明与接养的孩子们
从2011年开始,祖籍化州的一位女士及其丈夫知道庞春明的事迹后,每年都会带着小孩到敬老中心看望老人,并每月给庞春明1500元,用于补贴老人及孩子的开支,至今从未间断。后来,茂名市区及化州等地的一些热心人士、社会团体也不时地前来慰问,还送来大米、面、油等,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庞春明的经济压力。
到2014年后,随着各类养生馆的兴起,按摩店的生意下滑,庞春明的收入逐渐难以维持“敬老助学中心”的费用。也是在那一年,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觉得这不仅是一份光荣,更是对自己的一种鞭策,始终提醒着他不忘初心,在公益慈善的道路上勇往直前。
去年底,因疫情原因,“敬老助学中心”解散了,有的老人被亲戚接回了家,有个别老人在当地民政部门的帮助下入住了敬老院。目前只有4名学生住在他按摩店的5楼,他还租了一套房给另外6名学生住。
在按摩店5楼,记者看到,各个房间都收拾得井井有条,地板干净整洁,庞春明也和孩子们一起住在这里。庞春明对每个孩子都要求严格,在他的教导下孩子们自己洗衣服、叠被子、按时做作业、按时休息。庞春明还让每个孩子背诵《弟子规》,每周六根据背诵长短及熟练程度,给孩子们发放零用钱,6元、8元、10元不等。遇到孩子调皮的时候,他也会对孩子批评教育一通,他有时像个严父,有时又像孩子们的朋友,和孩子们一起玩闹,一起做俯卧撑,锻炼身体。
“我在广州上学,暑假寒假就回这里,庞师父很有爱心,经常鼓励我勇敢面对生活。”今年19岁的程燕萍是一位盲人,她也是庞春明供养的孩子之一,她告诉记者,在她14岁时来到了“敬老助学中心”,此后,她便把这里当作自己家一样。
一百多名残疾人的师父
2005年,庞春明被推选为化州市盲人协会主席,同年他的“善为本盲人按摩中心”被化州市残联指定为“盲人按摩培训就业基地”。从此,他多了一个身份——“师父”,他将自己的手艺,毫无保留地教给有需要的人,让他们有了就业的机会。
庞春明在帮人按摩
庞春明告诉记者,从2006年至今,他已培训了一百多位盲人和轻度肢残人士学习按摩技术。这其中,有的留在他身边工作,也有的去了广州、深圳等珠三角地区以及粤西地区工作,还有许多学徒自己独立开店了。
3500多名义工的会长
2010年6月,庞春明创办了“善为本义工团”,自己拉起了一支义工队伍。2012年7月5日,正式注册为“化州市善为本义工协会”。近年来,这支义工队伍不断发展壮大,共开展1370多场次的慈善公益活动,获得了广大群众和政府有关部门的高度评价和赞誉。协会发展至今已设立9个分支机构、2个联络站和5个服务大队,共有注册义工3500多人。
庞春明及化州市善为本义工协会荣誉
谈及未来,庞春明表示,接下来将努力把生意做好,尽管现在各方面政策都变好了,孩子上小学、初中基本不需要花费很多钱,但孩子们将来若是读中专或者读大学就要更多钱了,他要努力为孩子们多攒些钱。“现在压力没这么大了,孩子们读书,有关部门都会给补助,基本不怎么需要我花钱。”庞春明笑着说道。
在很多人眼里,庞春明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人,因为他做了很多人都做不到的事情。然而,庞春明觉得,这只是他应该做的,他从不计较别人对他的评价,也不在乎是否获得荣誉。他表示,希望用自己的行动影响更多人,希望更多人加入公益慈善事业。
来源:茂名晚报
文/ 陈琴 图/ 梁天 梁丰硕
编辑:杨永新